发布于 2024-07-16 04:29:29


在过去的两年,“精准医疗”这个关键词不但席卷医疗健康产业圈,更跨界影响了政界、商界和学界。今天,在谈及医疗言必称精准的时代,对于我们普通大众,什么是精准医疗、精准医疗对我们民众有哪些好处、距离精准还有多远,这些,你了解吗?



上文提示:上一篇我们讲述了精准医疗的含义以及精准医疗的起源,内容回顾请点击本文最下方阅读原文


3
三大国家提出的精准医疗及各版本对比





“精准医疗”定义之中、美、英版本对比
美国
精准医疗是一种新兴的综合考虑到居民基因、环境、生活方式等变量的疾病预防和治疗手段。(美国精准医疗集群项目文件)

英国
精准医疗利用诊断测试和临床数据分析为患者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手段。(英国政府官网)

中国
精准医疗指的是针对每一个病人的具体病情,正确选择并精确的应用适当的治疗方法(包含精准检测、精准诊断、精准治疗三个阶段),以最有效、安全、经济的医疗服务获取个体和社会健康效益最大化的新兴医学范畴。(2015清华大学精准医学论坛)

从上述对比来看,美国的精准医疗更加强调对居民综合数据信息的搜集和分析,英国侧重对临床数据的收集,中国则更强调诊疗与效益最大化。

“精准医疗”的时间进程之中、美、英对比
美国
•  2015年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15年国情咨文演讲中谈到了“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所取得的成果,并宣布了新的项目——精准医疗计划(Precision Medicine Initiative)的实施。 

•  2015年2月8日,白宫官网发布精准医疗计划的相关细节。该计划将加快在基因组层面对疾病的认识,并将最新最好的技术、知识和治疗方法提供给临床医生,使医生能够准确了解病因,针对性的用药,既能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也能尽量避免出现副作用

•  2015年十二月,欧巴马总统签署一项法案,拨款2亿美金给 PMI 计画的长期目标―收集 100 万人次以上的基因资讯,并让所有的参与者都能获得自己的基因检测报告和其他生物资讯。 

  2016年,美国财政预算计划拨付给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美国国家医疗信息技术协调办公室(ONC)等机构共2.15亿美元用于资助科学研究、创新发展。

英国
•  精准医疗在欧洲 2009年欧洲成立了首个个体化医疗诊断联合会

•  2012年12月,英国政府宣布启动针对癌症和罕见病患者的英国10万人基因组计划

•  2015年年底,英国政府宣布将在未来再追加3.75亿美元的经费用于该计划。

•  2016年6月,英国政府宣布已经完成了9892个基因组测序工作。

•  预计2017年完成基因组测序

中国
• 中国科技部即在2015年3月召开国家首次精准医学战略专家会议,提出中国精准医学计划,并表示在2030年前,我国将在精准医学领域投入600亿元;
 
•  2016年3月,生命科学、精准医学正式写入十三五规划;

•  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6月25日发布《关于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2016年度项目安排进行公示的通知》,将“精准医学研究”重点专项拟进入审核环节的2016年度项目信息进行公示。目前,公示已经结束,61个项目进入公示名单,中央财政经费支持总计达6.4亿元。
感兴趣者可点击查看 
http://news.bioon.com/article/6685638.html

除上述国家外,如法国、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都相继提出了精准医疗相关政策,这里就不再详述。
感兴趣的可以搜索生物谷的“重磅!各国精准医疗计划大比较!”


4
中国的精准医疗

早在20世纪初中国就开始关注精准医学,并在2006年首先提出了精准外科的概念,在得到了国内、国际的医学界认可后被引用到肿瘤放疗、妇科等医学领域。

基于中国的国情、种族、发病病种等与英美国家的巨大的差异,中国在精准医疗领域有着“本土需求”,所以中国对于精准医疗概念与美国所提出的有所不同。普遍的观点认为,美国主要是围绕着基因组、蛋白组等方面的检测,也就是围绕分子生物学的特性,针对个体化的病理特征进行治疗。而中国所关注的是系统化的,全过程、全要素、全局性的对医疗过程和临床实践进行优化。中国的精准医疗指的是针对每一个病人的具体病情,正确选择并精确的应用适当的治疗方法。

我国开展精准医学研究的优势
近30年来我国在基因组测序技术、临床疾病分子分型与诊治标志物、药物设计靶点、临床队列与生物医学大数据等方面有了相当的积累与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  一是形成了一批有实力参与国际同领域竞争的基地与研究团队,特别是我国的基因测序能力居国际领先地位,为我国开展精准医学研究与应用奠定了人才和技术基础;
• 二是临床资源丰富优势。我国在健康人群和患病人群队列研究的规模上和生物样本的多样性上具有绝对优势;
• 三是政策执行优势。我国在开展大规模、多中心的临床试验的速度和成本方面具有绝对优势;
• 四是医疗资源集中优势。我国在数据采集和使用的灵活度上具有一定优势。

我国开展精准医学研究面临的挑战
我国深入开展精准医学研究还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制约因素:
• 一是开展精准医学研究所需要的核心测序仪器设备与关键性前沿技术主要依赖进口,与国外产品和技术相比,我国自主研发产品与创新能力存在一定差距;
• 二是在资源共享方面,医疗数据库和生物样本资源库共享机制缺乏,“信息孤岛”的现象十分普遍,多元大数据的互通、融合、使用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 三是在转化应用方面,转化医学发展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在疾病的监测、诊断、治疗等方面的基础医学研究成果,亟待转化为临床应用;
• 四是在监管政策方面,国家层面制定的基因诊断、患者数据安全、临床新技术新产品监管等政策法规体系尚不完善;
• 五是技术和与临床结合的力度偏弱;
• 六是支持良性竞争的政策环境和商业环境不够完善。

5
精准医疗的几个关键点总结

前提:医疗健康大数据信息共享;
核心:每一个患者,每一个个体他们都是唯一的;
本质:通过基因组、蛋白质组等组学技术和医学前沿技术,精确找到疾病原因和治疗靶点,最终实现个性化精准诊疗的目的;
短期目标:更有效的癌症治疗;
终极目标:更好管理健康。

6
精准医疗的意义

•  如果人们能够深刻了解自己的遗传和基因组学信息,可以准确预测疾病(预测性

•  被告知未来可能患有某些疾病,更好的进行预防(预防性

•  诊断容易精准,用药准确合适,最佳计量和最小副作用,精准用药时间给药(准确性

•  对疾病的护理和预后的效果得到准确评估和指导。(跟踪性

7
精准医疗面临的挑战
人类疾病非常复杂,是很难被完全精准的掌握的。DNA序列,环境因素,表观遗传学因素都是疾病生成的重要诱因。现实中,我们对一种疾病了解的越多,我们会发现更多的问题。另一方面即使很多生物医学数据已获得,但实用的治疗药物与方法还很匮乏。

虽然精准医学确实可以为未来的疾病治疗带来新的机遇,对于疾病的病因,临床诊断及预后、治疗都发挥极大的作用,但目前精准医学仍处在起步阶段,需要大量收集临床资料,要实现精准诊断和精准治疗,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